首页 > 历史·穿越 > 莫问别离 会员
APP客户端

第十七章 永宁十五年(一)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
听书 - 莫问别离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进度

  燕国都城长京府,永宁十五年十二月初一,夜。

  月落乌啼,浩瀚的天空黯然无星,沉沉的夜色如一道无边的黑幕一般笼罩着同样偌大的这一片燕室宫殿群。中轴线上,正北落定,作为帝王居所的乾明殿的铸建更是极为考究奢华,琉璃鸳鸯瓦,朱漆大红牖,赤柱挺起,雕梁画栋,尊居于九层大理石阶坛上,雄视南面方物,莫不使人发出“大丈夫当居于此也”之慨叹!

  高悬着的“干明坤宜”四个醒目的镌金大字散发着厚重的王者之气,此匾是燕国开国君主亲自题字,在易经《泰卦》中,干为君,坤为百姓,二气一升一降,互相交合,顺畅通达;君主要掌握时机,善于裁节调理,以成就天地交合之道,促成天地化生万物之机宜,方能成一代明君,护佑天下百姓。

  此时夜幕低垂,即位以来一向勤政爱民的燕国皇帝王凇仍在乾明殿内金匾下阅看着群臣的奏折,殿内除开门口等候旨意的几名内侍与宫女,便是侍立在皇帝身旁,按剑挺拔忠心护卫的燕国禁军指挥使李亥。

  见此时皇帝已面露倦色,但仍坚持理政,李亥往前躬身,关心地问道:“陛下,夜深了,不如先行回宫?”

  “无妨。国事繁杂,朕是一国之君,不可懈怠。”皇帝并未抬头,依然手捧奏折批阅着。

  李亥不敢打断皇帝的思绪,但又心有所思,只得怯怯地继续开口:“陛下,您即位以来,励精图治,事必躬亲,如今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您可别累坏了身子啊......”wbxsw.M

  “哎!”只见皇帝并未生气,而是合上了手中奏折,感叹道:“李殿帅,如今我大燕虽然国内安定,但当今天下,北有卫国,西面楚国,东面齐国,四国鼎立百年有余。我大燕历代帝王呕心沥血,才能使我大燕国有今日这疆域,屹立不倒。一月前,那卫国同楚国结盟,集结重兵意图侵我大燕,我燕国将士死伤惨重,边关十万火急!朕已陆续调兵遣将,连你那禁军都几乎抽调出去了十之八九,如若再不胜,恐怕民心大乱啊,朕心里实在焦急......”

  说罢重重地叹出了一口浊气。

  李亥瞧见皇帝对自己如此交心,双膝跪拜,叩首不忍道:“陛下,臣蒙受陛下重恩,赐封禁军指挥使,臣愿赴边关,杀敌以报陛下,不得胜不还朝!”

  “李殿帅,起来吧!朕知道你忠勇,但朕离不开你,此时正是多事之秋。我都城长京府可以没有禁军,但不能没有你,你可是号称燕北第一剑,武艺冠绝天下,又熟知兵法韬略,是我大燕国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有你在身边,朕才安心!”皇帝对身边这位跟随多年屡立战功,虽伤痕累累但一直忠心耿耿的李亥极为欣赏宠信,在燕国甚至外邦早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陛下错爱了!”李亥时常被这位外表看似严厉威严,但私下对自己友善亲和的皇帝感动不已,今夜更是如此,暗暗发誓,用自己的一生去守护这位如伯乐如知己般的明君。

  “陛下,恕臣多言。今日黄昏时,臣记得诸位太医禀报说,皇后娘娘今夜到了生产的时候了,您要不去看看?......”李亥试问道。

  只见皇帝如醍醐灌顶般,醒悟过来:“此等大事,你不说朕差点就忘了!那我们走,现在就走,移驾上阳宫!”

  上阳宫内,此时众人已是忙乱不已。

  无数宫女内侍或端着银盆,或捧着布绢,不停穿梭内外。负责接生的刘太医及一众医侍正围在内室玉榻前,皇后最为宠信的上阳宫大侍女苏婉婧正用力地拧着沾满热水的毛巾,轻轻擦拭着正在生产的皇后张氏因极为痛苦而大汗淋漓的前额。

  “陛下驾到!”内侍一声高呼,上阳宫众人不约而同忙停住脚步,跪地接驾。

  “免礼。”李亥护卫着皇帝径直进入内室,刘太医等人与苏婉婧一众宫女正要跪地行礼,皇帝赶紧挥手示意众人继续护理皇后。

  “刘太医,皇后如何?”皇帝见自己最宠爱的结发妻子张氏正冷汗直冒,紧咬牙关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连忙问道。

  刘太医擦了擦或因忙碌或因慌张而冒汗的额头,躬身行礼道:“陛下请放心,皇后娘娘无碍,产子难免会经受一些苦楚,臣定会悉心照料!”

  “那就好!”皇帝松了一口气,为不影响爱妻生子轻轻说道。

  子时一刻,一声婴啼,划破长空。

  “陛下!陛下!娘娘生了!娘娘生了!”耳旁传来刘太医等人兴奋的喊声。

  皇帝方才一直心系着皇后及自己第一个孩子的出世,忧心忡忡地来回踱步,此时欣喜若狂,赶忙奔至皇后榻前问道:“皇后可无事?男孩还是女孩?”

  刘太医等人正忙着剪断脐带,宫女们正忙碌地端水来往、更换被褥,待擦去婴儿身上血污,刘太医小心翼翼地将新生的孩子抱向正在一旁急不可耐的苏婉婧,喜上眉梢地耳语了一番。

  “恭喜陛下,母子平安!是位小皇子!”苏婉婧怀抱着新生儿跪地朝皇帝叩拜。

  宫内众人忙齐齐跪拜,朝皇帝道喜。

  “快,抱过来,与朕和皇后看看!今天宫内众人,你们重重有赏!重重有赏!哈哈哈!”

  皇帝已是笑不拢嘴,示意苏婉婧起身把小皇子抱过来,自己坐在刚刚生产完泪眼迷离的皇后张氏榻边,轻轻抚摸着皇后的玉手,心疼地说道:“皇后,辛苦了!你看看,这是我们的孩子,祖宗保佑,我大燕国的太子诞生了!”

  “太子?”皇后本来已精疲力尽,瞧见自己的丈夫,一国之君如此关爱自己,本就感动不已,如今听闻“太子”一词,更是心生触动,用尽力气忍着余痛挤出笑容:“陛下厚爱,臣妾不辛苦,这是臣妾的本分。还请陛下为小皇子赐名!”

  此时皇帝欣喜无比,环视众人,却见到诸般因太子一言或惶恐或不解的神色,微微一笑,旋即又神色凌厉道:“君无戏言!这是朕与皇后的第一个皇子,名正言顺的嫡长子,朕赐名王璃!传旨,皇后贤良淑德,皇子王璃即日加封为太子,以安臣民之心!”

  向来遑论皇室还是宗族,嫡庶子们的夺位之争,素来骨肉相食,惨烈无比,历朝历代,数不胜数!虽然立了太子,仍危机潜藏,但总聊胜于无。

  王凇自即位以来,虽后宫充实,但此前却恰无一子诞生,他早就有所预备,若今夜皇后产下一名皇子,那么他便即刻加封为太子,先安臣民悠悠之口,以免有人居心不良。待之后太子教化成人,知书明礼,从文习武,恪守祖宗遗训,将来定能继承大统。

  皇帝从自己的明黄龙袍内掏出一块早已准备好的莹润光泽,翠色温碧的玉佩,如一轮圆月般精巧无比,其上镌刻着“璃”字,宠溺地轻轻放在正瞪大着双眼、好奇地舞动小手察看新世界的小皇子王璃的身上,慈爱道:“朕的太子,离如不灭烈火,觉悟生死,知天乐命,君子光辉,这便是朕对你的期待......”

  闻听此言,众人方才醒悟,原来太子之名取自《离卦》,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可见皇帝寄予了多少厚望!

  刘太医等人及一众内侍宫女尽皆退在两侧,皇帝正心花怒放地亲手怀抱着小王璃,一边用自己的胡须逗弄着手舞足蹈的孩子,一边坐在榻前与虽然身心俱疲但同样眉欢眼笑的皇后叙聊着,一旁侍卫的李亥与苏婉婧也是轻声轻语地交谈着。此时好不美满惬意!

  突然,宫门外猝不及防传来震荡心神的嘶叫!一声、两声、三声,逐渐汇聚成一群野兽之吼,似惊雷般划破静谧的夜空,击碎了上阳宫内一派祥和幸福的景象。

  “杀!!!”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莫问别离更新,第十七章永宁十五年(一)免费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添加书签

猜你喜欢

play
next
close

关闭